上进的原野T1
10月28日,“秦岭浩荡”——第三届甘肃生态文学创作计划天水采风活动启动。本次活动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甘肃省作家协会承办。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甘肃省生态环境督察专员李作斌,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文东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甘肃省作协专职副主席王熠主持。

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酒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妥清德,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二级调研员林运波,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冰茹,省作协副主席唐荣尧,省作协副主席、陇南市作协主席包苞,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宣传科科长(高级记者)吴玉萍,天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育明,天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铖,天水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文军、孙德虎,天水市作协主席汪渺,平凉市作协主席陈宝全,庆阳市作协名誉主席杨永康,甘肃散文八骏、甘肃小说八骏、《西部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王选,天水市作协副主席莫渡,甘肃小说八骏、天水市作协秘书长杨逍,兰州市作协秘书长、青年作家成志达,天水市融媒体中心文化文艺中心主任、中国作协会员胡晓宜,甘肃诗歌八骏、天水作协副秘书长孟小语,甘肃诗歌八骏、青年作家王悦,青年作家韩依馨等出席启动仪式。作为甘肃生态文学精品工程的重要品牌,“秦岭浩荡”是继“黄河安澜”“祁连回响”生态文学创作计划后的又一力作。从“黄河安澜”书写母亲河的奔腾韧性到“祁连回响”咏叹雪域高原的生态坚守,甘肃作家已为陇原大地留下诸多生态文学佳作,现已结集出版两部甘肃生态文学作品集。此次“秦岭浩荡”——第三届甘肃生态文学创作计划聚焦秦岭(甘肃段)独特生态价值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以文学视角呈现该区域生态保护成果,力争打造兼具科学严谨性与人文感染力的生态文学作品,推动公众直观感知秦岭(甘肃段)生态环境工作,为美丽甘肃注入文化传播动能。王文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承载着“以文载道、以绿润心”的时代使命,既是一次“生态接力”,更是一次“文化赋能”。生态是天水最大的优势,文化是天水最深的底蕴,而文学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天水作为秦岭生态保护的关键节点,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场,也是生态文学创作的富矿。他期待各位作家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能创造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得可触可感,让生态文学成为外界读懂甘肃生态治理,尤其是天水生态治理的一扇窗口,为“美丽甘肃”建设注入更强劲的文学力量。作家代表唐荣尧在发言中表示,作为甘肃作家,谈生态文学底气十足。甘肃是除海洋外地貌最全的省份,我国冰川学、沙漠学、高原草原生态学的发展均与甘肃紧密相关;人工生态改造领域,陇东梯田、八步沙治沙奇迹更是典范。此次能参加秦岭(甘肃段)采风活动,将再一次让他对生态文学创作有更为直观的触动。秦岭(甘肃段)作为秦岭西延的核心区域,既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珍稀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更承载着伏羲文化中“顺天应人”的生态智慧,这份“自然+人文”的双重禀赋,为创作注入了独特根脉。他期待以此次采风为契机,让秦岭的生态之美与甘肃的生态故事通过文学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李作斌在讲话中肯定了“黄河安澜”与“祁连回响”两届生态文学创作计划的成果,并对“秦岭浩荡”第三届生态文学创作计划提出了期许。他强调,秦岭西延部分在我省境内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一环。他希望作家们坚持正确导向,深挖时代内涵,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生动展现我省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他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我省生态文学创作,极力为各位作家生态采风创作提供服务保障。王正茂在讲话中回顾了生态文学创作计划三年来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品牌打造与展现甘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指出,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而生态文学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最生动的叙事。甘肃作家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在生态文学领域则更具象为“扎根生态实践、倾听山河回响”。这次“秦岭浩荡”——第三届甘肃生态文学创作计划正是作家们以文字力量守护“中央水塔”、构建甘肃生态文学这一精品文化品牌的具体行动。会上,王正茂代表甘肃作家向甘肃生态文学创作先行者王若冰先生致敬,强调其专业的创作态度值得所有作家学习。他对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作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沉心摒躁,树立精品意识。作家既要深入自然与生活的肌理间观察体悟,更需以精品意识雕琢文本,力求涌现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生态文学力作;二是要细致观察,勤于记录。采风过程中,作家应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积累鲜活的原始素材,避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三是要聚焦人物,凝魂聚气。作品应以人物为书写主体,通过典型人物及其故事来展现甘肃生态建设的成就,使文章兼具精神内核与生机活力,力戒空洞的景物描写。王正茂强调,天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天水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本次创作采风成果也必将生动反映天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最新实践与成就。他希望作家们深耕细作,以文字为笔,为天水立传,为甘肃生态文学品牌再添新彩。

在未来的三天里,作家们将前往李官湾、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水市藉河风情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活动,亲身感受秦岭深处的治理智慧,一起探寻秦岭甘肃段的治理密码,为秦岭编织一部兼具“生态深度、生命厚度、文学温度”的生态文学长卷,共同打造专属于秦岭的“不朽的生态印记”。供稿:甘肃省作家协会